首页

郑州女S叶子

时间:2025-05-24 11:50:52 作者: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中国林都”伊春举行 浏览量:93155

  中新网赣州11月27日电 (熊锦阳)1200多年前,部分中原人避乱南迁,溯赣江而上,来到赣南。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因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成为接纳南迁中原人的重要一站。

  在外为客,落赣为家。客家人在举族迁徙、砥砺前行的历程中,形成爱国爱家、耕读传家、崇文尚武、敬祖睦宗、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千百年来璀璨夺目,自成一派。

  11月27日,中新网记者走进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的江西客家博物院,探访国内外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沉浸式感受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图为江西客家博物院。 熊锦阳 摄

  江西客家博物院设立于2010年,是江西省首家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院,也是一座客家人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被称为客家文化“大观园”。

  走进客家博物院,沿着广场向右,五根石雕艺术柱组成的南迁柱矗立眼前。从“衣冠南渡”到“筚路蓝缕”,从“留住根脉”到“裔播四海”,石柱以浮雕、沉雕、浅雕等方式记述了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规模南迁历程,也解答了“客从哪里来?”“客往何处去?”

  “现在我们看到的照壁上的这个‘福’字,它由蝙蝠、鹿、仙鹤三种动物组成。蝙者,福也;鹿者,禄也;鹤者,寿也。福、禄、寿‘三星’高照是为‘福’,而‘田’乃万福之源,有田才有福。”在客家宗祠前庭,讲解员刘江艺向游客介绍客家人千年来对“福”的理解和追求。

讲解员正在向游客介绍客家历史。 熊锦阳 摄

  “茯苓切片三分白,朱砂碾粉一片鲜红,五爪佛手颠倒挂,小小葫芦巧玲珑……”在客家博物院的客家博物馆,一段国家非遗“东河戏”经典剧目《牡丹对药》精彩开演,悠扬婉转的唱腔赢得现场游客热烈掌声。

  东河戏发源于赣县区白鹭村,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高腔“坐堂班”,因其形成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表演语言以“赣州官话”为基础,穿插“客家方言”,朴实生动又富有民间生活气息。

江西客家博物院内演出的东河戏。 熊锦阳 摄

  寻根问祖、品阅非遗、聆听民谣……内容丰富的客家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客家博物院游玩。今年5月,一场集体婚礼在江西客家博物院举办,23对新人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以客家习俗传承中式浪漫。据刘江艺介绍,客家人骨子里的勤劳节俭,与新时代倡导的“婚事简办”价值观不谋而合。“客家博物院会对那些零彩礼新人免费开放,让他们在这里以客家习俗举办中式婚礼。”

  “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要倡导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通过开展馆际交流、馆校合作、院企联盟等措施,实现客家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爱岗敬业的斗志和热情。”江西客家博物院原副院长彭晓东表示,下一步,赣县区将打造一个“客家摇篮”江西客家族谱文化陈列馆,让世界客家人感受客家族谱的文化盛宴。(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工行2023年末境内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

爵士、踢踏、探戈、流行、摇滚……作曲家彭飞为此剧定制的19首新歌,以风格百变又统一的歌舞表演,让剧情行云流水般在舞台上呈现。为了真实再现上海的城市烟火气,剧组还将自行车接送、弄堂口扎堆、菜市场唠嗑等“名场面”搬上舞台。

四川宜宾一电器仓库发生火情 无人员伤亡

中央统战部挂职赫章县委常委、副县长鹿焕勋表示,自中央统战部定点帮扶赫章以来,始终与赫章人民风雨同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做了大量打基础、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这次部机关干部职工及家属在千里之外把爱传递到了赫章第六小学,不仅架起了部机关干部职工与孩子们的“爱心桥梁”,也带来了爱心人士对孩子们的祝福,更是寄托了中央统战部对搬迁点孩子们的深切关心与关怀。

海外网评:将有更多外资企业赢在中国

“作文的最后一句‘爸爸的烦恼是家的味道’更是触动了不少高校青年教师的心弦,申请基金也一直是‘青椒’们的主要焦虑之一。”汪小帆说,今年他将提交一份关于更好支持高校教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提案,呼吁在不降低资助标准的前提下,让更多青年教师得到资助。

河北邢台“茎穗兼收” 6万余亩玉米秸秆变废为宝

走进“访山野”展厅,一幅幅高清宋代花鸟画和一张张现代鸟类摄影作品并置展陈。“观众可以通过古今对比,体会宋代花鸟画所蕴含的逼真神韵与生命力。”陈水华说。

韩方公开妄议南海问题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表声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